杜甫和李白都是唐朝诗人,为什么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能金SEO 闲言碎语 2023-08-11 376 0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朝诗人,为什么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第1张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位唐朝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作在后世广为传诵,每个人都能背诵他们的诗篇。而他们在历史上也被认为是好朋友,尤其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崇拜可以说是深深的。然而,当我们阅读他们的诗作时,却发现李白似乎一直都是放浪形骸、豪情万丈的,而杜甫则截然相反,常常忧国忧民且颓废悲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呢?实际上,诗仙李白并不是一直游山玩水无忧无虑、财政宽裕,而诗圣杜甫也并非一直穷困潦倒。

首先来看看李白的财政状况。虽然他经常游山玩水,在诗歌中赞美国家的美景,但他晚年确实有过一段穷困潦倒的时期。比如他曾因卷入"永王案"而被流放,幸好在途中获赦。然而生活成为了难题,他只能流落到当涂,依附于当涂县令李阳冰,直到61岁去世。他一生的心血诗集,也多亏了李阳冰的慷慨解囊才得以流传下来。然而更多的时候,李白过着无忧无虑的"不差钱"生活。在和平盛世的唐朝,这位大诗人有很多经济来源。其中最"简单粗暴"的一种就是皇家的赏赐。他曾经担任过唐朝的"供奉翰林",写了许多名篇,讨好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尽管他和太监高力士搞矛盾而被排挤,但唐玄宗仍然对他仁至义尽,"赐金放还"。唐朝皇家的"赐金"通常都非常丰厚,所以李白写了很多豪迈的诗篇,创作都发生在这次"拿钱走人"之后。此外,李白本人也非常有商业头脑,在他游山玩水的时候也做过生意。开元年间,他在南陵做过倒卖铜铅的生意,这在当时是暴利行业,当然也非常辛苦。然而李白却乐此不疲,诗中有写道:"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除此之外,李白早年的家庭条件很好,出门带的钱也不少。所以有名诗《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提到了他"散金三十余万"的壮丽气概。他的两个妻子,一个是唐高宗时期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一个是唐高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都来自富有之家,自然也有能力供养他。即使他的生意不如意,金钱耗尽也不成问题,全国各地都有崇拜者,到哪里都有人请客。即使在后来被流放前,他的许多崇拜者仍然纷纷排队请他喝酒,场面非常热烈。在盛世的唐朝,他确实生活得不错。

相比起李白的"不差钱",与他并称的杜甫在一些后人的印象中,常被描绘成极度贫困的样子,然而事实上,杜甫正是官宦人家出身,家境并不差。在唐朝盛世游历长安时,杜甫的诗文虽然并未走红,仕途也不如意,但他一直得到家人的援助。因此才有钱财照应,陪伴李白游山玩水,结下深厚友谊。到了安史之乱时期,尽管杜甫吃过不少苦,亲眼目睹了很多战乱,但他曾担任过唐肃宗朝廷的左拾遗。后来流亡到蜀中时,还在节度使严武的照料下成为了幕府参谋,相当于一直在做官。此外,夔州都督柏茂林还帮助杜甫购置了四十亩柑橘园,另外还给了他两千亩山林,产业规模可观。那段时期也是杜甫诗作大量涌现的时期。在住在夔州的三年里,他写了四百多首诗。然而,中唐以来的战乱却打乱了杜甫平静的生活。杜甫晚年离开了夔州,途中遭遇洪水和饥荒,最终在770年于潭州往岳阳的小船上去世。这两位唐朝最伟大的诗人可以说都是唐朝盛衰的见证者,他们的人生经历起伏多端,令人唏嘘不已。

尽管李白和杜甫在财务状况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共同的追求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时代的评判和对人民的关怀。他们的诗作都记录了唐朝盛衰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李白的豪情壮志还是杜甫的忧国忧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珍惜这些伟大诗人的作品,感悟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起伏。世界百科dxf6.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