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为什么"乐不思蜀"

能金SEO 闲言碎语 2023-08-11 448 0

刘禅为什么"乐不思蜀" 第1张

在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名声广为人知,被人们戏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也有人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刘禅并非真的愚笨不堪,相反,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展现出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他隐藏了真实的自己,为了保全性命,比如他所说的“乐不思蜀”。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刘禅的愚笨只是一个假象吗?

一种观点认为,在三国时期风云人物争相涌现的时代,刘禅虽不是一个智慧有为的君主,但也不是完全懦弱无能的人。至少他拥有中等智慧,所以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个评价过于苛刻了,应该摘掉这顶帽子。历史记载显示,刘禅自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登基,到公元263年率领大臣投降曹魏,长达41年之久,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要知道,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而蜀汉又是实力最弱的一方,所以刘禅能够如此长时间地执政,肯定不是没有才智的。

也许有人会说,刘禅之所以能稳定地做皇帝都是因为有诸葛亮的辅佐。然而,诸葛亮在病逝五丈原后,刘禅还做了近20年的皇帝。而且,对于诸葛亮坚决北伐的行动,刘禅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曾说过:“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刘禅清楚自己无法改变诸葛亮北伐的决定,但一旦诸葛亮决定北伐,他全力支持。而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立即停止了北伐,节约了国家的资源。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显然不能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展现出更多智慧之处还在后面。当邓艾率领一支偏师攻打成都时,刘禅选择率领大臣们投降,而此时蜀汉的主力军队基本上还完好无损,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刘禅的投降导致了“乐不思蜀”的故事广为流传,也是他受到批评的原因之一。据史书详细记载,司马昭问道:“你是否怀念蜀国?”刘禅回答:“我在这里开心快乐,并不思念蜀国。”司马昭的本意是想找刘禅的茬,如果刘禅回答怀念蜀国,后果可想而知。刘禅的回答非常有智慧。随后,司马昭又问道:“你是否怀念蜀国?”这次刘禅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如果王后问起,我会泣不成声,答道‘先人的坟墓远在陇、蜀,我的心在西方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然后闭上眼睛。”听了刘禅的回答,司马昭非常满意,“他因此深刻地欣赏后主的诚实,并没有疑虑”。

综上所述,刘禅并非完全愚笨无能的人。他至少拥有中等智慧,执政长达41年之久,不仅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而且在诸葛亮去世后仍能稳定地处理国家大事。此外,他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他的智慧,为了保全性命做出了一些看似愚笨的举动。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刘禅的形象,不再仅仅将他视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