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维生素很重要,但很难从食物中获得,大部分人都缺乏!
导语: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在阳光照射条件下人体皮肤可合成,但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导致人们晒太阳时间减少,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较为普遍。本文将详细介绍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相关症状和危害,以及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并采取相应措施。
正文:
一、为什么容易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阳光照射不足。阳光是人体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皮肤接受到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能够合成维生素D。然而,现代社会高楼大厦遮挡了大部分自然光线,同时人们长时间在室内工作,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明显减少,导致阳光照射不足成为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只能溶解在脂肪中,几乎不溶解在水中。因此,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很少,常见的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一些脂肪含量较高的动物肝脏和脂肪(如三文鱼、猪油、牛油)、菌类(如蘑菇、香菇)以及牛奶和奶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然而,光靠食物摄入很难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
此外,一些特定人群如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激素类药物的人,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进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
二、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和危害
1. 孩子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佝偻病。新生儿多表现为枕秃、夜惊、哭闹、多汗,在儿童长大后,还会出现骨骼畸形,例如鸡胸脯、串珠肋,进一步会导致腿部畸形,如O型腿、X型腿。
2. 成人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软化,影响骨骼的矿化,从而引起腰背和关节处的骨痛。研究表明,80%的腰背痛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3. 孕妇缺乏维生素D会对自身和胎儿造成影响,例如习惯性流产、先兆子痫等。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影响胎儿的骨骼和免疫系统发育,导致低体重和易感染。
4. 女性缺乏维生素D与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有关。
5. 老年人缺乏维生素D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的风险。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预后中起到关键作用,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病、结核病、皮肤病以及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肿瘤。
有研究表明,将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提高到50ng/ml以上,可以降低佝偻病和骨软化的发病率100%;各种肿瘤发病率降低75%;Ⅰ型糖尿病发病率降低80%,Ⅱ型糖尿病发病率降低50%;各种骨折发病率降低50%;心肌梗死发病率降低50%;孕妇先兆子痫发病率降低50%;剖宫产比例降低75%。这些数字表明,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三、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并采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