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奋力保障秋粮生产
2023年8月26日,处暑节气,农田里到处可见忙碌的农民。由于前期的台风引发了一些地区的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更加需要做好田间管理,抗灾夺丰收。目前距离秋粮大规模收获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采访了一些农民和专家,了解各地粮食生产情况以及应对汛情影响采取的措施。
据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各地的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正在不同的生育期。华北、黄淮海除局部洪涝灾区外,土壤墒情良好,加之雨热同期同至,有利于秋粮作物的生长发育。南方中晚稻的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受高温干旱影响的情况。西北地区除了局部受旱地区外,秋粮长势总体上是正常的。
针对受灾情况,华北、黄淮和东北地区已经全面转入灾后生产恢复阶段。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在一手抓防灾抗灾救灾减少损失,一手抓大面积单产提升促进增产,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为了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多项关键举措:
第一,抢排农田积水。农业农村部与应急管理部累计组织了228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来抢排农田的积水。
第二,加强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赴受灾一线,制定了灾后恢复生产的十条措施和分作物的救灾技术意见,促进受灾作物的恢复生长。
第三,强化救灾支持。相关部门下达了7.32亿元的防灾救灾资金,支持京津冀、东北等地开展农业防汛救灾等工作。财政部安排了24亿元的一次性补助资金,支持北方重点地区开展玉米和大豆的增产措施。各地也在落实喷肥打药等灾后田管措施,加快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加密病虫监测预警,全面落实防治措施。
目前,各地正努力抢夺丰收的机会。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水稻长势良好,农民们正忙着进行田间管理。科技是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在今年秋粮生产期间,各地的科研单位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指导,提供科技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参加了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一项行动,组织了30多位专家组成科技小分队,前往12个粮食主产省份提供科技支持。他们努力推广关键技术,如大豆种子包衣、密植匀播、病虫害防控、抗旱防涝、低损收获等,以提高单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0.8%。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部分。距离秋粮大规模收获还有40天左右的时间,我们还需要过秋旱、秋涝、台风、霜冻、病虫害等多个关口。农业农村部门将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抓好秋粮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据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各地的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正在不同的生育期。华北、黄淮海除局部洪涝灾区外,土壤墒情良好,加之雨热同期同至,有利于秋粮作物的生长发育。南方中晚稻的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受高温干旱影响的情况。西北地区除了局部受旱地区外,秋粮长势总体上是正常的。
针对受灾情况,华北、黄淮和东北地区已经全面转入灾后生产恢复阶段。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在一手抓防灾抗灾救灾减少损失,一手抓大面积单产提升促进增产,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为了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多项关键举措:
第一,抢排农田积水。农业农村部与应急管理部累计组织了228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来抢排农田的积水。
第二,加强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赴受灾一线,制定了灾后恢复生产的十条措施和分作物的救灾技术意见,促进受灾作物的恢复生长。
第三,强化救灾支持。相关部门下达了7.32亿元的防灾救灾资金,支持京津冀、东北等地开展农业防汛救灾等工作。财政部安排了24亿元的一次性补助资金,支持北方重点地区开展玉米和大豆的增产措施。各地也在落实喷肥打药等灾后田管措施,加快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加密病虫监测预警,全面落实防治措施。
目前,各地正努力抢夺丰收的机会。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水稻长势良好,农民们正忙着进行田间管理。科技是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在今年秋粮生产期间,各地的科研单位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指导,提供科技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参加了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一项行动,组织了30多位专家组成科技小分队,前往12个粮食主产省份提供科技支持。他们努力推广关键技术,如大豆种子包衣、密植匀播、病虫害防控、抗旱防涝、低损收获等,以提高单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0.8%。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部分。距离秋粮大规模收获还有40天左右的时间,我们还需要过秋旱、秋涝、台风、霜冻、病虫害等多个关口。农业农村部门将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抓好秋粮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