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销3000万的朋友圈营销活动!
作为社交电商领域从业者人员,领域内实战出身的人,专注研究社交领域也已有数年,对于其中的种种现象感慨万分。
我看着很多的草根从0开始逆袭成千万身家的大佬,也看到后知后觉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投入这个领域。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相关信息
复制微信号
更看到原本并非这个领域的人,华丽转身跟上这个趋势进行对韭菜的一波又一波的收割。
严格来讲,有需求存在,就会有对应的产品来满足市场。
这不是病态的存在,而是市场的客观规律,所以对于很多事情我并不想去给予评价。
我能够做的,和我想要做的,大概就是对我已经掌握和实战过的经验进行分享,懂得其中价值的人,自然能够感受到我满满的诚意。
我想大家对于这篇文章想必也会率先收藏,也会懂得分享给自己身边需要的朋友。
这次的分享可以说是千万级业绩支撑起来的,是在实战中摸爬滚打走了太多的弯路所积累出的宝贵经验,完全可以做付费课程。
我曾在之前已经分享过两篇关于文案的文章,这次我想单纯针对微信个人号朋友圈运营中的活动策划板块贡献出我的一部分价值。
在这个领域的培训界,很多人的课程在我看来收费真的是奇高,但是干货并没有多少,也没有多少真正实战的人站出来分享,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作为老板已经赚的足够多,并不在乎培训所带来的收入,更多的是他们仍然在商海中忙于赚钱,不会像我这么闲。
一、私域流量运营
我曾经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提到过,任何企业都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将自己所有在互联网上的用户都沉淀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中。
可以是沉淀到企业工作手机的微信个人号,也可以是企业工作所需要的QQ号,并进行对应的营销工作。
我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私域流量池,什么是公域流量池。
对于商家而言,互联网上如果每个账号背后都对应一个用户,可以看做是一个网民个体。
但是有些个体是属于网站自己的,比如:淘宝网的用户和淘宝店商家用户之间的关系。
如果商家只是单纯在淘宝上进行运营,那么用户将永远属于淘宝这个公域的,但是倘若商家把消费后的用户转入到自己的社群中或者QQ、微信个人号中,那么这个用户便成为了商家自己的私域的了。
是不是理解起来非常简单。
其实无论一家企业是做的实体商业经济,还是做的知识服务经济,再或者是虚拟服务经济。我认为都有必要跟上时代进行发展。
就比如说:有些企业还有电销这个部门,坦白讲,对于中小企业主而言,这样经营的企业主愚蠢之极,你想想国家对于电销的打压力度和我们自身对电销的排斥程度就可知一二了。
在这块具体的分析我就不讲了,直接说结论,任何企业包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样的网站,再或者是微信公众号等粉丝运营者,都应当考虑把用户进行多渠道沉淀,最有效的也是目前最直接的就是沉淀到微信个人账号中。
后期,微信个人号的注册数量必定会从目前的5个,降低到2个,这个操作手法跟微信公众号的注册数量调整是一样的。
从业者应当提早进行预防,并及早抓住红利。
说到这里,我们姑且认为大家都已经具有了足够的微信个人号粉丝沉淀,并准备从中实施变现计划。(用户增长这块,我后期再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详细阐述。)
因为微信个人号生态的变现从来不是单纯的营销文案问题,但是我们假设你的业务定位已经解决,从头像到签名,从签名到朋友圈封面设计都已经完美解决。
你要开始进行朋友圈产品的发售工作,但是在产品发售之前,你也已经有目的性的对自己的朋友圈进行过了一定的日常经营。
根据我的个人从业经验,这个领域存在一套完整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思路。
虽然根据不同产品和业务各有细节差异,但是整体上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曾经依靠这套方法和方案,我数十次将团队业绩拉到新高,并且屡试不爽,一天仅仅通过微信个人号的朋友圈运营回款百万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今天全网首次公开,回去后你可以亲自试试。
在微信朋友圈的成交中,每天的朋友圈都具有完整的背后设计思路和营销策略。
每一条的朋友圈也并不是随便发出,而是根据业务的需要,进行过深思熟虑和调整后的严格审核的存在。
截止目前,我已经设计制定了上百个朋友圈内容框架,修订了3000多条的朋友圈内容,策划了50余场朋友圈营销活动,创造了千万级别的营收业绩。
所以,在这个领域我还算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二、朋友圈营销活动策划
那么,朋友圈中的营销活动策划是如何去做的呢?
我分别针对两类进行解析,一类是实体类型的产品类型的发售;一类是虚拟服务的知识类型的发售。
我相信这两类已经涵盖了足够多的领域和专业。
实体类型的常见的以朋友圈卖水果等生鲜产品为主,虚拟的以各种课程培训方案和私人训练营为主。
无论是哪一种,其活动的核心都在于短时间突破式获得业绩的爆发性增长。
而能够实现这样的业绩爆破,一定在活动设计上具有完整的思路。
首先我们在道的层面进行一定的分享,因为只有你有了道的基础,在术的运用上才能够更好的灵活运用。不然生搬硬套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很难成功的。
任何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思考,和彻底的执行,通盘性的分析维度。
从用户来源所具有的潜在需求,到朋友圈分享进行的信任建立,直接性聊天沟通了解掌握的目前用户状态,都要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和掌握度,对于用户需求要有基础的认识和了解。
这个是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并不能够保证活动的完美成功,还需要有方法的配合。
下面的内容,可以理解为在方法层面的分享,但是这种方法却不局限于分享和实践的渠道。
比如说我们目前可能会依托微信这样的平台进行活动的策划,但是却不会持续永远只在微信上使用。
当有其他的更好的平台推出之后,我们还可以将完整的方案方法运用到其他的渠道上。
那么这里我将略微地展开。
三、心理引导成交十大因素
在进行活动的真实拆解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下面的成交十大心理要素。
俗话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朋友圈成交无论是做文案还是做活动,都离不开这些基础心理诱导因素。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一:权威性
绝大多数的人呢,都需要少数的人在前方为其专心引路,这些用心引路的人,就是多数的人心中的权威。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医生、老师、律师、警察等职业的人或者某人是领域内的专家,再或者是大学的教授,亦或者是企业高管,创始人等身份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展示出自己的敬意。
如果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十有八九我们会作为参考意见;即便是现在的娱乐明星,或者是影视巨星,他们也会因为某些方面的出色表现,而吸引到我们,进而以他们的行动话语为行为处事的指导方针。
这就是权威的力量,所以,让别人采取行动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树立自己的权威性,持续不断地输出自己的价值,为别人服务,自己的权威性是能够慢慢产生出来的。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二:信任感
什么是信任,信任是一方对另一方在心理上的评价,认为一方靠谱,值得信赖,是对别人的一种相信。而信任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接触,沟通,而形成的一种感情依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是我们的朋友给我们推荐了一样东西,我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就入手购买。
但是如果是陌生人,那么甭管他吹的天花乱坠,我们可能也要考虑再三才会做出决定。坦白讲这就是信任感。
信任感,在成交过程中是需要培养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信任感的培养,却可以落实到可以看得见的种种方法上。
比如,你持续无私地帮助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在时间的推移之下,就可以跟你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三:超预期
心理预期,这是成交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点,是指的消费者对于一样东西怀着怎么样的最初期待,这样的期待,让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上,他们希望用怎么样的投入,获得一种对应的效果期待。
比如我们用100块钱买了一样东西,或者一种服务,原本,我们用这样的付出原本只能够得到事物A,这是正常的承诺和期待。
而我们却在他们付出同等的状态之下,给到了A+B,甚至是A+B+C,那么比A多出的东西,我们就称作超出预期的内容。
作为一种超预期和心理期望的存在,我们给予了额外的服务,那么消费者心中会对我们更加具有好感。
在淘宝经营中,很多聪明的商家,都会提供很多额外的小礼品,这些礼品其实并不值多少钱,但是却让客户感觉到了来自商家慢慢的暖意,也就更加容易获得好的评价。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四:亲和力
我们更多的喜欢跟人打交道,而并非是冰冷的机器或者是企业,这一点在社交领域尤其明显。
这是一种亲和力的表现,如果我们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我们就是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有自己的朋友和对事物的个人观点。
而这些内容在朋友圈的呈现就比较自然,我们都知道人设这个词,其实这是个人品牌打造过程中所必然的一个过程,人设的打造一般要围绕自己的核心优势能力展开。
当一个人不断散发出来的是一种爱和温暖的时候,往往我们更容易向其靠近,我们也更容易与这样的人做生意。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五:仪式感
活动成交需要仪式感,一般而言,仪式感意味着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或者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我们对于具有仪式性的事情都会重点关注,当你要设计搞一场活动的时候,也要注意这样一个点,就是为你的活动寻找一个好的噱头和理由。
比如说,周年庆典,你要搞点活动,感恩回馈大家,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大家是会更加愿意相信你做活动的心意,很多客户也会在这个时候来特意捧场。
但是如果没有什么节日可以搞呢,那你要学会一个点就是为自己的活动自主赋予价值和意义。
比如说,周年庆可以不是真的跟实际的成立日期挂钩,而是你可以自主指定的日期。
很多古代打仗的,都讲究一个出师有名,但是呢,往往局势所迫,你不得不去做,却面临师出无名的状态,就像当年刘备出兵讨伐益州刘璋,但是没有理由,凤雏庞统落凤坡失命来为其创造借口和理由一样。
就是这个意思。再或者是进行一个故事讲述,来阐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让人感觉到一种的不同之处,而从心理上对其产生的特别重视。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六:社会性认可
你或者你的服务存在,是不是能够在社会上得到认可,是占据用户心智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这是属于影响成交的外部环境因素,就目前的网络时代而言,常见的形式基本就是,想要了解你或者你的服务,在网络上百度一下,是必须的吧。
很多企业或者个人其实是没有这样一个意识,也就没有在网络上提前进行相应的布局,那么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这样的结果就是错失了很多主动引导用户的机会,因为现在自媒体的发展让我们有足够的方式和方法去进行媒体布局。
并且,我们也可以借用一些权威性的新闻渠道,来为自己做强力背书,以此来展示出社会主流媒体对我们的认可,这样就从外部环境上解决了干扰因素,让用户搜索到的,是你想要让他们看到的。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七:群体性认同
我在前面讲述了外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社会性认可,那么群体性认同更多的就体现在了朋友圈内部的框架设计里面。
当然我们知道微信只不过是一种渠道,而群体性认同的方法却可以是在任何渠道通用的。
群体性认同的心理因素,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日常购物或者作出消费决策之前,通常都喜欢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或者咨询一下别人的意见或者建议。
当我们在京东或者天猫上购物的时候看看用户的使用点评,当我们查找一样东西的时候习惯性点击销量优先排序。
这些种种行为,都反映出了我们更倾向于与别人作出共同的决定。
当绝大多数人都在尝试一样事物的时候,即便你并不是真的非常需要,你也是会有想尝试一下的冲动。
这就是一种群体性认同的心理因素所发挥出的成交作用。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八:稀缺性
稀缺性和事物的稀缺程度,是非常强大的引导成交的因素之一,因为稀缺,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但是往往机会难得,或者一个事物非常罕见,而我们对于珍贵的稀缺的东西,总是会有种更多地占有的冲动。
这也是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引导成交的因素,因为当我们作为消费者,往往具有一定的拖延症,所以,我们总是会想要等到最后关头才做出决定。
但是当伴随着稀缺的事物或者服务或者机会逐步消失的过程中,我们做出决定的可能性便逐步增大,这就是稀缺性的力量。
如果你不做出决定那么你将会损失很多的东西,比如说下次的涨价,再比如说永久性的断货等等负面的东西。
而这项心理因素,在活动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九:紧迫感
危机意识,往往是时间的流逝而造成的,一般而言,活动都具有明确的活动周期和活动的时间。
在濒临活动结束之前,再或者在濒临活动产品,或者所承诺的机会,再或者所提供的服务,逐渐要趋向结束之时,很多决定将会在这时迸发出来。
而在活动的策划设计过程中,紧迫感的设计也是一件非常具有讲究的事情。
如何在活动的周期过程中,合情合理穿插如这种紧迫性,并激发和触达到用户的内心,迫使其作出最后的决定,是需要多因素考虑的事情。
可能是出于对业绩状态的考虑,可能是出于对产品数量的考虑,可能是出于对已经接到的服务人数的考虑,也可能是出于对其他的种种因素。
完美紧凑真实的紧迫感设定,可以让营销的氛围被调动起来,让成交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心理引导成交因素十:互惠共赢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成交可以扩充到你个人人脉的范围之外去,那么你就需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个因素。
通过互惠共赢的方式来吸引别人成为你个人的合作伙伴,然后通过他们动用自己的力量和人脉资源来为你开拓市场。
一般而言,你都需要对这些合作伙伴进行一个合理的分润,而合作伙伴存在两种驱动方式,一种是情感驱动,一种是利益驱动。
正常而言,在市场经济中,第二种驱动方式更具有实操性。
就好比:一些商业联盟,比如,百度联盟网站的建立,就是百度为其旗下的合作网站进行广告分成,而合作网站进行百度广告投放的一种常见形式。
这种扩张的形式又被称作:商业分销。当然,这个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存在的模式是不同的。
看到这里,其实你已经知道并掌握了以上的十种最为底层的引导成交的逻辑。
而剩下的便在于,你要如何进行具体的朋友圈逻辑框架设计和内容填充,以达到活动所需要的营销成交效果。
五、活动方案设计指导
实操很重要,我是建议你尝试一下,不要指望,一开始就能够实现两天时间就斩获几百万的流水,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即便我开始,也只不过是单日斩获几万开始的,你可以尝试斩获几千。
针对实体产品一般存在:新品的上线和推出,或者是爆款的返场新推等类型。
我在操作设计的过程中,一般会将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设身处地考虑,如何才能够让自己为之买单。
但是因为用户具有层级性,所以,自己需要分别考虑自己作为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对待同样事情的不同反应。
当我能够做到,将自己的活动方案设计可以有把握转化大部分用户的时候,我认为一般就可以进行实施了。
首先我们确立了这次活动的目标和周期,比如说是三天时间:那么一般而言,从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就要开始进行造势了。
活动中的这三天时间每天大致需要发9-10条朋友圈内容,那么每一天的每一条应该如何去设计。
在三天的活动过程中,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成交节奏,在第几条的朋友圈内容发出之后应当已经实现并完成了什么样的业绩状况,心里要有足够的预判。
你可以借用上面十种方式中的任意几种的组合,并在不同的朋友圈不同条数的内容中进行展现,以确保最终是自己想要实现的效果。
但是一般而言,具体实施的第一步便是:积累势能,烘染气氛。营销营销,一定要营造出一个成交的氛围,然后才是销出产品或者服务。
当你想要发售一款产品的时候,想要将其形成爆款,一定要积攒出足够的势能,就像苹果手机发售之前,那么多人提前排着长队去围堵苹果专卖店。
新盘楼房开放购买之前,一定是大批购房客涌入,房企需要限号出售一样。
你以为,你看到的就真的是真的么?你还天真得觉得,哇,我不买就真的买不到了么?幼稚。
如果你是消费者,你应该知道这只不过是商家惯用的营销伎俩而已;如果你是商家,那你应该知道在这其中有着诸多的可取之处。
事实的真相是,苹果发售之前,一定会以一个人50块钱来找临时工排队订购手机;
房子开盘之前,一定会以100块钱来找临时工来烘托楼盘。我们想想这是为什么?
没错,其核心就是为了积累势能,炒热市场,吸引足够的热度,将市场上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方便进行下一步的营销推广。
其实同理,朋友圈成交发售的第一步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们更换了环境,更换了产品,我们如今是在自己的微信个人号朋友圈生态之中,所针对的市场是自己微信号中的数千用户罢了。
当然想要实现千万级别的营收,数千用户是绝对没什么大希望的。但是产出百万的业绩还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在你积累了一定的势能之后,这个势能的积累周期可以是发售前一周就开始进行朋友圈氛围营造,然后随着日期的不断逼近,而不断进行价值释放来实现吸引。
最终在指定的发售点形成气氛的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有人来咨询,一定要沉住气,不断向发售当天进行引导,提示其随时关注你的朋友圈或者公众号的分享,也可以私聊用户进行提前通知。
当人们对一款产品具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之后,你产品发售的成功概率就会提升,因为朋友圈还会有每日的持续分享,所以一般而言,只是提前一天或者两天进行预热。
并不会具有这么长的周期,但是对于知识类型服务或者以月为指导周期单位而言,一般提前一周进行预热并没有什么其他问题。
预热的过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预热,将产品有关的所有疑问点都进行解决,只是在当天发售而已;
另外一种预热是,通过一定的营销方式吸引到用户的注意,将用户的注意进行集中化,然后集中到活动正式开始。
当活动正式开始之后,因为之前你做了足够的准备和衬托,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你吸引了过来,因此,一般活动的第一条是放出可以下单抢购的链接,并附着相应的文案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基本是围绕我在开始讲述的心理引导购买的十点内容进行设计,将可能存在的最重要的,影响到用户决策成交的内容在后面依次发出来。
然后进行自己的权威性塑造,信任度打造,偶尔在朋友圈设计中穿插着大家抢购的证据,来衬托出活动的火热状态。
一般而言,活动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到一个活动到底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而在活动的中期阶段,也就是大家度过了开始的兴奋阶段,而逐渐趋于冷静,一部分很早就关注的消费者已经差不多完成了第一波的消费,这时业绩将会开始趋向缓和。
在这个活动的中期阶段,往往需要释放出一些额外的惊喜,来进行新一轮的业绩带动和突破,而这往往是活动开始之前设计好的,在当天只需要正常进行即可。
往往到我们释放出新的惊喜之后,我们需要展示出,新的惊喜目前的抢购状态,也就是因素七中的群体性认同发挥作用。
而在活动的后期阶段,我们往往用到的是心理引导成交的第八条和第九条,也就是稀缺性和紧迫感。
稀缺性和紧迫感的塑造,作为活动最后阶段的压轴,要强制性激活那些持续性观望并且具有一定的拖延症的人。如果你的朋友圈设计足够完美,那么当天的活动业绩斩获就能够给你最为直接的答案反馈。
一个好的活动,应当是不存在任何冷场的状态,全程高效持续性斩获高业绩,只有这样的活动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活动。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活动。
但是在活动完成之后,基本需要处理一些售后的发货问题等等,我们就可以采用心理引导成交三——超预期性,来给我们的客户给予或者是赠送额外的福利。让他们感觉自己赚到了更多,或者收获了更多。
而在最后的最后,基本离不开对于活动的复盘总结,对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已经成功的案例进行保存存档,以供后期参考使用。
结语
我们的每一种心理引导成交因素,都不是固定的存在,每个人对于其中的理解和应用具有不同的范围和效果,这是可以100%确定的事情。
然而,当你能够真正将这些因素融合到自己的实战之中后,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复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你一定能够根据自己的微信用户群体来测试出最适合自己用户的具体策略和设计方法。
百变百通,希望你能够将其中的精华进行吸收,融合到自己的业务当中去。
如果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么我会非常高兴跟你一起分享喜悦;如果你遇到了问题,并且不知道如何解决,那么我也很乐意为你免费指导咨询服务。
这也算是我为你能够看到最后时刻所给予的一些福利吧。
作者:范毅文
来源:饭老师的文字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青瓜传媒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pp2.com/235361.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