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高考状元用亲身经历告诉你:这个谎言,是时候被揭穿了!
在贵州黔南的一个大山沟里,世世代代的人们耕种土地。即使早早起床勤劳劳作,他们仍然挣扎维持温饱生计。孩子们在这种条件下,不仅缺乏教育资源,还承担了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苏济坤却凭借着707分的高分考上了北京大学,实现了从“庄稼汉”到北大学子的崛起。同样在贫困的条件下,来自河南的女孩李昊用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高考状元,进入了清华大学。王心仪来自河北,家里有六口人,其中三个孩子需要上学,姥爷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忙于务农做零工。尽管生活困苦,王心仪从小就开始操持家务,种地,放羊等工作,但她仍然努力学习,最终以707分考上北京大学。而湖南常德市的何润琪,出生在农村家庭,父亲是工地上的钢筋工人,他的大哥因为家里的贫困,初中毕业后就去工地打工。没有母亲的照顾,何润琪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一路走来,最终在高考中成为了湖南省文科状元。
这些故事展现了极大的力量。很多人常说“寒门再难出贵子”,甚至有人提出了“读书无用论”,但是,读书不仅仅是一条出路,更能够打开人生的大门,让孩子们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如果没有坚持读书,像靠打工维持生计的林万东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清华大学的学术之美。张爱玲说,“生活就像一条华美的长袍,里面爬满了跳蚤”。对于生活在大山沟里的林万东来说,生活像是一个漏洞百出的长袍,所有的风霜都要自己面对。林万东出生在云南曲靖的大山沟里,这个全国极贫困的地区,他的家庭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爷爷和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劳动,只能靠母亲在外边搬砖背沙子维持生计。尽管家境贫苦,林万东从小就非常懂事,在照顾劳苦的母亲的同时,他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学到高中,林万东一直名列前茅,到高中期间,他积累的错题本都有二十几本,足以证明他的勤奋和用心。2019年盛夏,当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林万东手上时,他正与母亲一起在工地上搬砖背沙子。接到通知书时,他喜极而泣。林万东在自传中写道:“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来自山村的孩子来说,这是最真实的体验。”他还说,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将带着家人走上一条全新的旅程,一起走向幸福。读书不仅仅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还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在进入清华学堂后,林万东并没有负众望,仍然勤奋刻苦,成为年级中的佼佼者。更为珍贵的是,这个自强不息的“搬砖少年”还通过志愿活动将爱传递给了更多的孩子。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无数少年的求学之路。林万东得知学校发起了“春霖行动”帮助高三学生后,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去帮助那些与他出身相同但教育资源匮乏的学生。林万东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即使出身贫困,也可以通过努力走进顶级学府,还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更多人。
英国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记录了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7岁孩子。几十年后,发现尽管大多数孩子与他们的父母所处的社会阶层相似,但贫穷的尼克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了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大哲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人不能仅仅靠生来拥有一切,而应该通过学习获得自己所能成就的一切。如果处于困境,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我从未相信“寒门再难出贵子”,也从未相信“读书无用论”。命运变幻莫测,最后笑到最后的是那些尽管起点低,却用一生去搏击逆境的人。我只相信,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