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造成了哪些影响
翻译运动分为初期、鼎盛期和尾声三个阶段。初期起自曼苏尔哈里发,止于拉希德时代,即从伊斯兰教历136年至193年。这期间翻译了许多著作,如波斯文的《卡里莱和笛木乃》、印度文的《信德罕德》、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等。最著名的翻译家为伊本·穆加发,他的作品成为文化融合的典范。鼎盛期起自麦蒙时代,即伊斯兰教历198年,止于300年。麦蒙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翻译家集体从事译述、研究活动,翻译了希腊各个学科的最重要著作,如《天文大集》、《金色格言》、《理想国》等。最著名的翻译家为候奈因·本·易司哈格。
尾声阶段翻译的主要作品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物理学》及其注释。著名的翻译家有麦泰·本·优努斯、萨比特·本·古赖等。翻译运动对社会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影响:一、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补正和评论等,创造性的贡献很大;二、确立了各学科的阿拉伯语名词、术语、概念、范畴体系;三、除对大量名著全译外,还对一些著作进行了选译、节译、摘译、译编、改编;四、通过校勘、改译等工作,恢复了原著本来的面目;五、翻译家们还开创了集体协作译述的先例。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是一场对于人类文明有着重要贡献的译介活动,也是阿拉伯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对于理解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与文化的本质与特点具有很大帮助,并对人类智慧的共通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本。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